​虎林老照片——密东铁路

虎林老照片——密东铁路

密东铁路,指密山县至虎林县东方红镇这一段铁路。全线长161.7公里,密山境内36公里,虎林境内125.7公里。

铁路线路命名,一般以线路两端的站(地)名来命名。一般始发站为起点,线路末端地为终点。而密东线,密山不是始发站,只是哈尔滨通往虎林之间的一个中间站,为什么这条线叫密东线呢?

其实,密山和虎林在三十年代是有火车通行的。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为加强伪满州国的统治,强化苏满边境的防务需要,于1934年在虎头镇修筑巨大的军事要塞,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为了要塞的后勤保障,以及今后可能对苏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需要,日本关东军强迫数万中国劳工修建了由东安(今密山市)到虎头的密虎线铁路。

三十年代,日本关东军铺设密山至虎林铁路

.该铁路长164.8公里,密山至虎林101公里,虎林至虎头64公里。1935年2月开工,1937年11月30日竣工,1937年12月开始运营。密虎线共设十四个车站,各站设警护队护路,窗封闭,不准对外瞭望,对上下车的乘客盘查极为严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红军进入虎林县。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忙于在关内受降,东北民主联军对该地区没有行政管辖权,虎林只有地方维持会维护治安,权利出现了相对真空的局面。当时的苏联和国民党政府,虽有外交关系,但并不算是友好邻邦。苏军为防止国民政府在苏联边界集结重兵,对苏联边防造成威胁,在撤退时用拉轨机破坏了铁路。这就造成了密山至虎林和虎头,只有铁路路基而无铁路。

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进驻密虎一带后,无论是生产资料的购进,还是粮食、木材等物资的外运,现有的公路运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修通密山至虎林的铁路,已是迫在眉睫。

密山至虎林这条线路,并非国家重要的运输铁路线。这条铁路线,年运量只有二、三十万吨。从经济角度考虑,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经济重建阶段,短期内没有资金投资修复此线。但对于垦区而言,这条铁路线就是生命线。当时垦区的农产品全部由公路运输,而当时的公路运输运一吨货物,汽车用20马力,火车只用2马力,汽车运价价10倍于火车。而且当时的公路质量很差,道路坑洼不平,汽车的载重量也小,运力也不足。基于上述分析,铁道兵农垦局1957年冬,决定修复密虎铁路。

1957年11月,应农垦部姜吉贤副部长要求,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城,派遣铁道兵农垦局铁路工程处长陈兆舟和刘工程师、许技术员三人小组,外加基建局的李工程师,同来密山垦区,修建铁路。

1957年12月,农垦局成立了以副局长刘伯增牵头的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刚成立的密虎线铁路工程处。勘测设计由东北农垦总局承担,牡丹江农垦局负责施工。

经对线路情况进行调查,知悉路基基本完整,仅虎林至虎头段铁路路基改作公路用,全线道碴所存无几。桥梁不多,作为简易通车,修复工程不大。经过讨论和论证,决定按专用线规格,取标准规矩(1.435米),恢复密虎铁路。原计划修复密山至虎头,约160公里。其中密山虎林间101公里,虎林至虎头50公里。后因东方红方向年产木材50万立方米以上,没有铁路运输,木材很难外运。经研究,决定不向虎头铺轨,而改成往迎春、东方红方向铺轨。

筑路方案确定后,即与铁道部商讨钢轨来源,铁道部价拨钢轨110公里,道岔30组。当时我国已能轧制50公斤以上新轨,但农垦局经费有限,运量小,决定还是尽量用旧轨。幸有王震同志和农垦部机关同志与铁道部多方商洽,才得把准备回炉的旧轨再利用。当时,以山西同蒲线换下的24至30公斤轨为主,还有鱼尾板零配件,工程处派出几个小组到山西组织装运轨料,到密山再挑选整理待用。

木材用量很大,枕木按最低标准,每公里1450根,全线也需16万根,还有桥梁用材等,当时分几个方向去筹集:基建处的刘鹏科长等人到宁安林业局镜泊湖南端采伐原木,运到密山加工;营林处李瑞华处长到伊春、朗乡各林业局奔走,找枕木来源;850农场余友清场长在积存的原木中为铁路加工枕木。

为了解决铺轨所有的石碴,农垦局成立了铁路工程处石碴队。这个石碴队,从队长、指导员到职工,五六百人全是转业官兵。其中有北京空军政治部的机关干部;有天津、太原文化速成中学的教员;有南京步兵学校和坦克预校的学员。

打石碴队成员,大部分是准尉、少尉级年轻军官,个别有些中尉、上尉的。他们大多是助理员、文化教员、文工团员等机关干部。他们没有干过体力活,一下干这么重的劳动,个个累得腰酸背痛,有的人坐下就站不起来。开始每天每人打不到0.3——0.5立方石子,后来慢慢就提高了2立方了,最高的达到3立方。很多人砸伤了手,但他们克服困难,轻伤不下火线。天津文化速成学校的杨崇超和张励之、步校学员邓寿、准尉学员陆小康、空军第一文化速校中尉教员罗青物、陈锡润等,很多人几个手受伤,有的已经化脓,领导让他们休息,他都不肯休息,仍坚持砸石子,并且专挑重活干。

部队来的女同志,巾帼不让须眉。空军司令部机要员贺丽娟,已经怀孕五个月了,仍坚持在工地上砸石子。空军门诊部少尉护士长李春林,手砸伤了,包扎一下仍坚持和男同志一样干活。

还有一位南方的女同志,刚刚和爱人结婚不久。她体弱多病,但仍和其他人一样工作。由于体弱和营养不良,加之肾病也犯了,后来眼睛看不见东西了,手也砸伤了。就这样,她仍坚持工作。后来浑身浮肿,卧床不起,才被送到了医院。他的爱人是一位年轻的军官,看到柔弱的爱人病入膏肓,痛苦的泪流满面。这位江南女子,此时仍在不停安慰着她的爱人,说自己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当时密虎医疗条件很有限,没法治疗她的病,只能看着她日渐消瘦直至逝去。她的爱人哭的昏天黑地,最后把手腕上戴的欧米茄手表摘下来,给她戴上随她下丧。

这是一个悲痛的故事,也是一个悲壮的故事。它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乘坐火车行驶的路线上,有复转军人们流下的多少血汗,更有那些为此而献出生命的前辈,他们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敬畏。

抢修密虎铁路

密虎铁路1958年3月开工,850农场派出五个劳改中队投入铁路修复工程,并提供大批枕木。铁道兵农垦局组织千名复转官兵,组建筑路队,分为砸石子、修路基、铺枕木、架铁轨、建桥涵等多个小组。6月5日,铁道兵8509部队调来一个机械化大队和桥梁团,到施工现场协助修复密虎铁路。3000名筑路大军,分三段同时施工。1958且7月25日,密山至虎林的农铁列车正式开通试车,共101公里。《人民日报》为密虎线的通车发了一条消息——《火龙开进北大荒》。

密虎列车到虎林站时情景

密虎线不到半年通车,伐木做枕木,砸石做石碴,全部是农垦人自己在干。它是一条特殊年代创造奇迹的线路,也是一条经济实惠的线路。全线施工费1200万元。平均每公里12万元,属于国内最低标准。当时,在平原地区修新线,每公里最少也得30万元。

密虎铁路修建后国家暂未设管理机构,由农垦局铁路交通处代管,被称为“农铁”。密山往东为“农铁”,密山以西为“国铁”。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大部分为铁道兵部队的转业官兵,列车员一律穿绿军装上衣和蓝裤子作为制服,胸前佩戴“农铁”符号。客车每日在密山虎林往返一次,如正常行驶约三小时左右。遇到脱轨或其他事故,有时需要五个小时左右。

通车试运行当天,列车车务组长姜延发,负责此次开车的全面工作。机务组长王明远,负责车头驾驶和司炉等。列车长徐存孝,负责客运乘务管理。乘警组长张朝雄,负责管理治安,维护秩序安全。还有一些由文工团员和军转官兵担任的列车员,负责维护车内公共秩序,并协助乘警保障旅客旅行安全。

列车到达虎林后,在车站西侧建的简易会场上,举行了通车典礼,县长讲了话,列车长徐存孝讲了话。会后,兴奋的百姓蜂拥而上站台,一致要求上列车上参观一番。由于人太多,只能分批上去。每拨限时十几分种。

列车车头是PX5型(建国后改编为胜利5型(281-300),这个老旧车头,是以满洲铁道沙河口工厂制造的列车改造的。整个列车挂七节车厢,车厢并不是绿皮客运车厢,刚运行时是没有盖的货车车厢改建的,到冬季才改为有盖的车厢。座全是木制的长条板凳,后期才改为木制长椅。车厢里没有暖气设施,冬天在车厢中间架一个空汽油桶做的火炉。每天发车前,列车员要把炉子烧热。当时的铁路是新铺设的,路基和铁轨都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行驶中经常出现列车出轨的事故。由于车速不快,不会出现倾覆的事故。这时,全车人都得下来推车复轨。

来自公安军文工团下属中南海文工队的蒋自重,当时被安排和文工队的梁小芳一起到林口火车站去学习售票,她坚持在垦荒一线,放弃了这个机会。外出学习的梁小芳和肖洪桂,后来成为农铁第一代列车员,后来她俩又一起成为第一代女列车长。

这是梁小芳(右)和同事在虎林火车站前留影,这是我见过的虎林火车站最早的一张照片。

经过试运行,10月密虎线正式开通运行。

这是正式运行典礼庆典留影。司机权清秀(左)、司炉郭连生(中)、副司机孙文禄(右)

密虎铁路通车后,来来往的乘客不少,但大多是转业官兵或农垦局工作人员。当时铁道兵牡丹江农垦分局虽然搬到了虎林县,但一些部门和服务性质的单位,仍然在密山县城里。比如印制《北大荒文艺》、《北大荒画报》等期刊的印刷厂,就一直在密山北大营。当时《北大荒文艺》等报刊社的编辑审稿,经常从虎林到密山去。经常坐这趟农铁列车,时间久了就认识了这些年轻的乘务人员。

这些年轻漂亮又充满朝气的女乘务员,基本上都是原各级部队文工团的团员,长期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从形象到气质,都有种儒雅清秀的韵味。她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每天吱吱喳喳无忧无虑。她们的青春和活力,对于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男性转业官兵,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的。

当时《北大荒文艺》年轻编辑王观泉,经常和聂绀弩一起坐火车上密山。这些美丽活泼的女乘务员,让他们这些独身男青年,心生爱慕,也属正常。但是想到一个月只有几十元工资,还要寄走二十五供养老祖父母,剩下只够口粮和零花,生活经常处在捉襟见肘的困境,哪来的心思抒情谈爱,所以大部分人,如王观泉一样,只能打消恋爱的冲动。还有一些身背政治包袱的人,或者是被打成偏右的转业军官,更不敢产生非分之想了。但诗人聂绀弩,虽然年过半百,却诗兴大作,一首《女乘务员》,将爷爷辈对孙女的怜爱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长身制服袖尤长,叫卖新刊北大荒。……两颊通红愁冻破,厢中乘客浴春光。”

……

密虎铁路修通后,原计划再修通至虎头的铁路,后考虑当时垦区的主要农业和林业生产基地都在宝清县大和镇和饶河一带,于是放弃了东线虎头,改修北线,拟修到宝清和饶河一带。后因国家急需木材,而东方红方向年产木材50万立方米以上,没有铁路运输,木材很难外运。经研究,决定不向虎头铺轨,而改成往迎春、东方红方向铺轨。

通车到虎林后,工程处即刻勘测虎迎线。从虎林到迎春林区,沿线地质复杂,山区岩层多由花岗岩、石英岩、玄武岩等构成。铁路沿完达山南麓蜿蜒穿越密林过程中,施工困难比密山到虎林大的很多。

虎林至迎春只有转业官兵来后新铺设的一条简易公路,不像密山到虎林,有原来的铁路路基。这是一条新线路,特别是虎林新垦间有大量挖掘出的土方。以当时的施工力量和经济承担能力,利用现公路路基,在虎迎公路上铺轨,是最简单和省钱的方式。但这将损坏唯一一条通往迎春的公路,需要另修一条公路以满足社会需要。而且这条公路改铁路的线路路基低,夏季易受洪水威胁,冬季易受积雪阻碍。优点是省钱和施工简单,缺点是维修和防务费用大。经农垦局研究,权衡利弊,最后同意在公路上铺轨。

1958年12月29日,虎林至迎春(迎门顶子)45公里铁路通车。

虎林至迎春列车通车典礼

在修虎迎线时,在109公里处大拉沟施工现场,需撤土方9米深。队长张联带领全体队员每天早晨3点开工,晚7点收工,一天三顿饭全在工地野外里吃。经过大家艰苦卓绝的努力,苦干一个多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这次会战中,南京步兵学校毕业的少尉军官李新义,在施工过程中,因塌方轧伤,抢救无效因公牺牲。

1960年,开始修建迎春——东方红铁路。这段铁路长33公里,大部分通过沼泽地,工程十分艰巨。修筑这段铁路的主力军,除了部分转业官兵,大部分是从山东来的支边青年。

迎春至东方红铁路,1961年铺轨,1962年5月正式通车。

这段铁路除迎春外,设四个车站一个乘降所,东山,迎北曙光,小清河乘降所和东方红站。

1963年,因东方红站场地狭窄,东方红林业局开始南迁小清河。1966年1月,小清河乘降所延用东方红站名。原东方红站改称东林。同年,拆除原小清河乘降所至原东方红站的铁轨。东林林场不再是密山至东方红铁路的终点站,密东线到小清河(后改名东方红)为终点。

通车后,“农铁”由牡丹江农垦局下属的完达山林业管理局管理。

电影《北大荒人》所拍摄的虎林境内的火车。

完达山林管局接管虎林铁管处后,为加大林区采伐木材运出能力,开始筹建东方红森林铁路处,简称森铁处。1963年6月,完达山林业管理局从虎林铁管处抽调了77名骨干赴大海林林业局森铁管理处跟班学习。1964年4月3日上午,在东林站(东方红林业局局址原在东林,1966年后才搬到现在的局址小清河)举行了东方红林业局森林小火车通车典礼。

1964年4月,东方红至海音山森铁试运行,图为通车典礼

剪彩者为东方红林管局副局长杨军飞,端盘者为森铁工作人员刘玉省,右拉彩带者为列车员官凤英。

森铁的火车头是石家庄动力机械厂新出的28吨蒸汽机车一号,它牵引着牡丹江林业机械厂新出厂的10辆重型板车,满载生产生活物资和线路施工材料,威武地停靠在东林站正线上。林业局副局长杨军飞为通车剪彩,森铁处主任杨吉安下达了“列车出发”的命令,运输股股长张林登乘机车引导,蒸汽一号司机长姜维清操纵机车,一声汽笛长鸣,机车徐徐向森林深处进发,宣告了东方红林业局森林运输的诞生。

铁路通到东方红后,大量木材通过铁路运输送到全国各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9年,修建人民大会堂所用的红松,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所用红松,还有沈阳故宫建筑用材,都是通过这条铁路运往北京的。

我原来一直以为,森铁只有专为拉木材的货务段,后来才知道,它和国铁一样,有车务段、机务段、工务段,乘务段、电务段等。它不但有货车,还有旅客列车。森林铁路通车后,柞林、海音山、奋斗、青山等车站陆续支起了帐篷,办理行车、客货业务,后来小火车又延伸到石场等林场,森林小火车成了林区人重要的交通工具。

1965年10月,哈尔滨铁路局接管密东线,“农铁”寿命中止,变为了国铁。当时的密东线线路状况并不理想,路基宽度不足,钢轨陈旧,腐朽枕木达40%,桥梁多为木制。哈尔滨铁路局对线路进行整治,大量更换了枕木和钢轨,并逐年对木桥进行技术改造。至1985年底,35座木结构桥梁全部改造成钢筋混凝土桥梁,虎东线列车时速达到55公里,达到当时客运标准。

应该说,密虎线到最后的密东线铁路,农垦人和森工人,在投资建设和管理维护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农垦和森工跨行业管铁路,从专业角度看有些不正规,但在鼓足干劲特定的年代里,在全国一盘棋团结协作的环境下,这种建国初期计划经济特色明显的工作方法,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此文从陈兆舟、张帆等回忆文章中有所摘录,如有侵权,告之后即栅除。

相关推荐

​史上最全的横店影视城旅游攻略

200

史上最全的横店影视城旅游攻略 横店在哪里 : 横店位于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内。被誉为“江南第一镇”的横店,位于东阳市,地处浙中黄金旅游线上,与中国小商品城义乌相距36公里...

​“红极一时”的华少,也走到了今天

​“红极一时”的华少,也走到了今天

61

“红极一时”的华少,也走到了今天 2012年,《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成为了现象级大爆综艺,也带火了一个主持人。 他就是华少。 他凭借47秒念完350个广告的超快语速,深得金主爸...

​史上最全腹肌锻炼图文

​史上最全腹肌锻炼图文

64

史上最全腹肌锻炼图文 以下是肖恩·菲利普斯的著作《Best ABS》中的一部分内容,虽然书写的是关于如何锻炼腹肌的,但实际上大部分篇幅都是关于如何控制饮食的,最后还有全身的训...

​韩国十部经典校园剧(上)

​韩国十部经典校园剧(上)

85

韩国十部经典校园剧(上) 大家好,又见面了,韩国青春校园电视剧一直有着稳定的观众群,而韩国校园题材电视剧更是把帅哥美女与青春完美结合,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韩国经典十...

​教你用日语骂人10句谐音(日语脏话大合集)

​教你用日语骂人10句谐音(日语脏话大合集)

95

教你用日语骂人10句谐音(日语脏话大合集) 01 くそ 「くそ」 这个词有三个意思: 一,表示屎,垃圾的意思。 比如骂人“你个垃圾,你就是一坨屎”的时候, 你就可以对着这个人说...

​浅析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偿债能力分析

​浅析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偿债能力分析

181

浅析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偿债能力分析 一、为什么要进行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地投资决策。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

​这些新业态新商机别错过

53

这些新业态新商机别错过 1月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综合保税区优化升级,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释放出利好产业的新商机,值得关注 1月2日,2025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

​十二生肖传说 12生肖排序的传说

​十二生肖传说 12生肖排序的传说

120

十二生肖传说 12生肖排序的传说 民间十二属相排位的传说 关于十二生肖是如何排列次序的,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刚定时,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动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