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均价连创年内新高,养殖户扭亏为盈

猪肉消费正处淡季,猪价上涨势头不减。
据大宗商品市场信息供应商百川盈孚的数据,全国生猪均价在 7 月不断创下年内新高。7 月 24 日,全国生猪均价为 19.35 元 / 公斤,较前一日上涨 0.2 元 / 公斤。这一价格较 7 月初的 18.28 元 / 公斤上涨 5.85%。
生猪价格不断上涨,众多养殖户终于得以喘息。" 今天我们这里生猪价格是约 9.5 元 / 斤,成本大约 7 元 / 斤,一头猪能挣 600 元左右。"7 月 24 日,一名来自河北的养殖户宋盛(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今年 6 月左右,他所在的地区生猪价格超过 10 元 / 斤。而去年,由于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他身边养殖场的生猪出栏多赔得也多,平均卖一头生猪亏损金额达到 400 元以上。
宋盛所在的养殖场,生猪存栏数最多时达 3600 头。2025 年上半年猪价跌跌不休,他果断将生猪全部卖出,得以避开漫长的下行周期。2025 年,生猪价格依然未能企稳,一路走低。宋盛身边的不少养殖户难以为继,陆续退出。
养殖户船小好调头,头部猪企却难全身而退。2025 年,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股份(002714.SZ)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8.61 亿元、-42.63 亿元,分别大降 11.19%、132.14%。同期,另一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300498.SZ)的营收为 899.02 亿元,虽同比增加 7.4%,但归母净利润同样亏损,为 -63.9 亿元,同比骤降 220.81%。
生猪均价持续上扬,坚持下来的养殖户得以熬过寒冬,逐渐摆脱此前的亏损状态。生猪养殖企业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也在明显改善。现实问题摆在眼前,生猪价格上涨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猪价持续上涨,猪企业绩回暖
生猪价格反弹已有时日。
今年 1 月 12 日,生猪价格终于在达到 13.77 元 / 公斤的底部后,开始反弹。此后一段时间,生猪价格一直在 15 元 / 公斤附近震荡调整。
5 月中旬,生猪价格开始出现明显上涨,持续走高。进入 7 月,生猪价格走高趋势加快,不断创下新高。百川盈孚数据显示,7 月 17 日,生猪均价报 19.31 元 / 公斤,这已是年内新高。7 月 24 日,生猪均价再创新高。
生猪价格上涨,自然推高终端销售市场的猪肉价格。7 月 23 日,时代周报记者在北京新发地猪肉交易大厅的猪肉交易信息滚动大屏上看到,当日共有 9 家供应厂家,销售价格在 21.8 元 -24.5 元 / 公斤之间。
一名商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端午开始,猪肉价格就不断上涨,尤其 6 月之后的上涨势头更加明显,一直持续至今。
农价汇数据显示,7 月 23 日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为 23.15 元 / 公斤,较上一日上涨 2.89%,较去年同期的 16.5 元 / 公斤涨幅达 40.30%。
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终于告别漫长的冬天,业绩开始回暖。
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在内的多家猪企实现扭亏为盈。根据业绩预告,净利润规模较大的温氏股份在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 12.5 亿元 ~15 亿元,而上年同期其亏损金额达到 46.89 亿元。
此外,新希望(000876.SZ)、正邦科技(002157.SZ)、东瑞股份(001201.SZ)等生猪养殖企业今年上半年亏损幅度均开始收窄。其中,正邦科技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在 1.2 亿元 ~1.5 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 19.94 亿元的亏损大幅收窄;新希望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为 12 亿元,同比减亏 59.77%。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猪企业绩修复得益于生猪价格回暖以及养殖成本下降。据温氏股份发布的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毛猪销售均价 15.32 元 / 公斤,同比上升 5.09%。公告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养殖成本同比下降,肉猪销量同比增长、销售价格同比上升,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实现扭亏为盈。
猪价还能上涨多久?
近期猪价上涨,直接原因或在于市场供给的减少。
2025 年生猪养殖企业的亏损给行业带来深度影响,母猪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带来生猪出栏量的下降。此外,养殖户的压栏和二次育肥行为也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由此带来猪肉供给的下降。
对于陷入困境的生猪养殖企业而言,今年 5 月中旬以来猪价快速上涨后,猪价拐点似乎近在眼前。那么在猪企眼中,接下来生猪价格走向如何?公司是否会因近期猪价上涨而扩大产能?
7 月 24 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牧原股份及温氏股份董秘办,相关人士均表示,公司短时间内不会因为生猪价格的上涨而大幅扩大产能。
牧原股份董秘办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预计生猪市场价格会维持较好表现。
" 我们 2025 年末的生猪养殖产能已达 8000 万头 / 年,今年产能扩张的速度肯定会放缓,目前主要是已有产能的建设完成。" 上述牧原股份的人士表示,因为生猪产能的扩张也会受到一些自然资源的限制,比如土地资源," 所以企业不会大规模扩张。"
温氏股份董秘办人士则表示,未来生猪价格走向很难给出准确判断,影响猪价的因素为供给和需求,其中影响需求的原因非常复杂,按照往年经验,下半年消费端可能会好一些。
" 但供给很难预测,比如现在出现的二次育肥,可能导致生猪没有增加,但猪肉增多的情况,进而对下半年猪价产生一定影响。" 上述温氏股份的人士表示,近几个月,生猪价格上涨,公司上半年已实现盈利,但盈利时间较短,还无法弥补去年的亏损。该人士还称,公司会优先降低负债率,未来再去考虑规模问题。
多名业内人士及券商机构则认为,今年下半年猪价仍有上涨空间,但不会持续大幅上涨。
中金公司研报分析,5 月中旬以来,受到压栏或二育影响,叠加供给自身兑现缩量,猪价快速拉升至年内高点。向后看,短期猪价上行趋势或有所放缓,但依然看好第三季度猪价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今年前四个月连续下跌,但 5 月和 6 月出现持续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