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邹容未享受生命的长度,却刻下近代史上难以磨灭的深度

“大将军”邹容未享受生命的长度,却刻下近代史上难以磨灭的深度

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1885年出生于四川巴县一个商业资本家家庭。其父经多年打拼,积聚万贯家财富甲一方。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邹容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然而生性狂放的邹容却不贪恋优厚富裕的生活,视物质享受为浮云,也从未染上富家子弟的纨绔作风。

年仅12岁的邹容参加科举考试时,就因不愿学“臭八股”、不愿“入满场”而愤然弃考。事后,在重庆经学书院就读时,又因其“指天画地,非尧舜,薄周孔,无所避”而被书院开除。

1901年底,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年仅17岁的邹容,离家出川,东渡日本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启蒙著作,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同时也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

留日期间,邹容深受革命党人的影响,接受了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真正成为了一个自己所称的“革命军中马前卒”。

在爱国激情驱使下,邹容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的名义书写了《革命军》一书,号召民众推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建立共和政体的独立自由的中国。

原本想章太炎修改润色,而章太炎看后,击节赞赏,未作任何修改,并欣然提笔作序。柳亚子筹措资金,交由大同书局印刷出版。

《革命军》问世之后,当即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当时,倾向革命言辞激进的进步报刊《苏报》在“新书介绍”评论栏中,对《革命军》一书极力推荐,大加赞赏。触怒了满清政府,从而对举国瞩目独树一帜的革命报刊《苏报》进行了查封。清政府勾结英国租界当局,抓捕了章太炎、程吉甫等革命志士。

震惊中外的“苏报案”暴发后,获知此消息的邹容,临危不惧,自投入狱。抱定为革命牺牲的决心,在法庭上进行坚决的斗争,并在狱中与章太炎互相砥砺赋诗明志。

不幸的是,就在距离出狱只有两个多月的时候,受尽折磨的邹容,在上海提篮桥监狱逝世,年仅21岁。遗体由一位革命志士冒险运出,安葬在上海华泾乡。

辛亥革命胜利后,经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指示,邹容“照陆军大将军阵亡例赐恤”。

按照中国资产阶级理论由孙中山提出——邹容发展——同盟会政纲确立的发展轨迹,邹容短暂的一生,却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功不可没。

邹容墓修建于1924年,当时民国知名人士章太炎、蔡元培、于佑任、章士钊等人参加了公祭仪式。

墓园坐北朝南,前方立有尖顶石碑,上刻“邹容之墓”。墓冢为圆形石砌墓,墓前石碑上章太炎篆书“赠大将军巴县邹容”,墓冢后是气势雄伟造型美观的高大石屏。

东西两侧各立一座石亭。东侧亭内立有章太炎撰文,于佑任书写的青石墓表。西侧是一块章太炎撰写的“赠大将军邹君墓志铭”。

墓园内绿荫蔽日,松柏长青,清幽的环境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1981年被上海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昔日的“富二代”邹容,没有在安乐窝里享受生命的长度,却用自己的激情在中国近代史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度。

#冬日生活打卡季活动##202生机大会##梦想点亮生活##上海头条##运城头条#

我,林间泉韵。爱好文学,喜欢摄影。游走于山川湖海,漫步在庭堂院落。钟情古文化,融入新时代;拥抱大自然,记录小情感。 若喜欢,请点评关注。

相关推荐

​陈冠希要笑了:好莱坞史上最强艳照门横空出世

80

陈冠希要笑了:好莱坞史上最强艳照门横空出世 上周日晚,好莱坞90后女星詹尼佛·劳伦斯荣登谷歌热门搜索第一名。不过引发热搜的并不是由她主演的《饥饿游戏》《乌云背后的幸福...

​何黎:以工匠精神研究皮肤病难题

​何黎:以工匠精神研究皮肤病难题

52

何黎:以工匠精神研究皮肤病难题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何黎,博士、博导,国家二级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执行院长,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

​「给力」白银人张达民勇救落水儿童感动乡邻

​「给力」白银人张达民勇救落水儿童感动乡邻

195

「给力」白银人张达民勇救落水儿童感动乡邻 国家媒体,值得信赖 省级平台,权威发布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说起近期张达民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白银区王岘镇红星村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