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娶日本妻子,子郑成功,晚明时期远东海上霸主
出走
郑芝龙原本叫郑一官,1604年出生在福建泉州的一个小渔村。他父亲是泉州知府的仓库管理员,家境还算不错。郑一官长大后“长躯伟岸”,“容貌姣美”,很受女人青睐,但不好好读书,成天领着两个胞弟和一帮小混混在外面惹事生非。
他父亲很不喜欢他,成天骂他。17岁那年,他干脆带着两个胞弟(芝虎、芝豹)去澳门投奔他做生意的舅舅黄程。《明季南略》里说郑芝龙因勾引后妈被老爸抓住,才赶出家门的。当然,这本书资料很多来自于野史,不足为信。
跟李旦混
郑一官书读不好,但聪明能干,擅长交际,和澳门的葡萄牙人相处得很好,学会了葡萄牙语,皈依了天主教,起了个“尼古拉”的教名。后来他发了财,还在澳门修了座天主教堂。他的一个女儿,也嫁给了一个葡萄牙人。
为了开拓对日本的业务,舅舅让郑一官搭上海商李旦的船,去日本做生意。李旦是当时最大的海商,拥有庞大的产业和船队。后成为李旦的属下,“以父事之”。李旦觉得郑芝龙可靠,收他为义子。有了李旦的支持,郑芝龙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就成为巨富。
海盗
娶日本妻
郑芝龙长袖善舞,和日本幕府的关系也非常好,晋见德川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后来由肥前国大名松浦氏赐地,他在平户修了房子,娶了日侨领的翁昱皇养女(日本人)为妻,怀孕后,在海边挖沙寻海贝,突然感到阵痛,便靠在大石旁喘息,最后在石旁诞下郑成功,因此日本人把这块大石称作“儿诞石”。
儿诞石
成为大海盗
和颜思齐去了台湾北部,开发了北港,从大陆招募了大量移民进行开垦。同时,也帮义父李旦做事,以台南的大员为基地。北港发展很快,殖民地不断扩大,船也不断增多,仅一年的时间,颜思齐手下的船便从十三艘发展到了上千艘。
1625年,李旦和颜思齐先后去世,郑芝龙继承了2人的大部分遗产,掌控了台湾分支,进而消灭了许心素集团,在福建安平(晋江安海镇)建立了大本营。逐步成为海盗大头领。
招安
1625至1628年间,郑芝龙有计划地侵扰闽粤海岸官军,抢劫富户助饷,招募饥民当兵。官军屡次追剿,总是大败而归,郑芝龙不追败军、不杀俘将,不毁城池。他等待机会、创造机会,他并不想夺取内陆政权,他的王国在海上,只需要一个陆地作基地。
在多次打败明朝海军围剿后,明朝终于要招安了。崇祯登基后,无暇顾及郑芝龙,封了个五虎游击将军一职。两年多后,郑芝龙便开始在福建安平筑城,公然招兵买马。
成为海上霸主
福建旱情十分严重,饥民遍地,郑芝龙集资,招得饥民数万,每人发给一定数量的牛种银“用海舶载至台湾,令其芟舍开垦荒地为田。厥田为上上,秋成所获,倍于中土。其人以衣食之余,纳租郑氏。”(《赐姓始末》)。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地向台湾大规模移民,台湾汉人由此激增,土地逐渐得到了开发。
从此,郑芝龙以台湾为大后方,以安平为桥头堡,坐拥精兵十多万,战船千余艘,雄视东南,垄断外贸,成为海上霸王。
打败荷兰舰队
1633年,荷兰人为了获得与明朝的贸易权,偷袭厦门,向郑芝龙进攻,并得到了郑芝龙的对头刘香海盗集团的帮助。郑芝龙靠大明官兵的支持击败荷兰人,在料罗湾海战中打败荷兰舰队,并消灭了刘香集团。自此,郑芝龙垄断了东西两洋的海上贸易。郑芝龙集团还为明政府守卫南疆,被称为“南海长城”。此战的胜利使郑芝龙被明朝升为福建副总兵,成为福建水师的主帅。
投降清朝
1644年,清军入关。八旗铁骑势如破竹,横扫中国北方。郑芝龙和儿子郑成功拥立唐王为隆武帝,继续以反清复明的旗号招兵买马,成为东南半壁的实际统治者。
不久之后,在清朝的诱降面前,郑芝龙决定降清。随后都被带至北京软禁,原来许诺的闽粤总督早没影了,郑芝龙被授予一个虚职,处在软禁之中。其间不断被清廷强迫写信到南方招降旧部,但郑成功始终拒绝投降。
其实,郑芝龙也明白降清并不可能善终,密书郑成功:众不可散,城不可攻。
1661年3月,郑成功率师渡海征台,另辟抗清基地。郑芝龙完全失去了劝降的诱饵作用,于当年10月被清廷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