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探微」汉惠帝安陵

文/卞润梓

安陵是西汉惠帝刘盈与皇后张嫣的陵寝,位于咸阳原汉高祖刘邦长陵西侧,东侧大坟丘为汉惠帝陵冢,西侧为张皇后陵冢。陵冢北侧发现安陵邑遗址,附近存有鲁元公主、张敖、陈平等十二座陪葬墓,出土了大量武士俑、乐舞俑、动物俑等文物。
一、易储风波

汉惠帝
刘盈是汉高祖刘邦与吕雉之子,生于公元前210年,刘盈虽幼于齐悼惠王刘肥,但因自己嫡长子的身份,在五岁时即被时任汉王的刘邦立为太子。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吕雉被立为后,刘盈被立为皇太子。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16岁的皇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

吕雉
在刘盈即位前,吕雉失宠,汉高祖刘邦宠幸擅长乐器与“翘袖折腰”的戚夫人,并诞下一子刘如意,受封赵王。戚夫人日夜哭泣,向刘邦进言废刘盈转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太子刘盈性格柔弱,不像刘邦自己,也不如赵王如意聪明,因戚夫人之故刘邦也更加倾向于刘如意,动了废立太子之心。

张良
吕雉意识到危机来临,为避免刘盈被废,吕雉视戚夫人母子为眼中钉,向张良求救,张良请出商山四皓,随太子刘盈参与皇宫酒宴,使刘邦意识到太子已形成自己的羽翼,地位庄重不可动摇,只好作罢。

商山四皓
刘盈即位后,吕雉立即拘押戚夫人,并令人剃光戚夫人的头发,俑铁链锁住她的双脚,关在阴暗潮湿的破屋中,惩罚她每天舂米。之后,吕雉将赵王如意召到长安,汉惠帝刘盈担心刘如意被杀,于是派人将其接到宫中,尽力保护,但吕雉还是趁汉惠帝外出打猎之机将赵王如意毒死。之后,吕雉引汉惠帝出宫在一间厕所中观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她头发已光,手足被断,眼珠被挖,两耳熏聋,喉咙药哑,而这一切都是吕雉的意思。

戚夫人
看到这样的场景,汉惠帝刘盈在心理上、生理上都受到了极大刺激,他说:“人彘之事,非人所为,戚夫人随侍先帝有年,如何使她如此惨苦?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回去之后大病一场,一年多卧床不起,从此日夜饮酒作乐,不久便去世了。
二、萧规曹随

萧何
汉惠帝即位之初,萧何继续担任相国,主持朝政,汉朝初年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不久后,萧何去世,汉惠帝听从他的建议任平阳侯曹参为相国。曹参为相后,斥去弄巧好名之徒,只留老成木讷之人。国政仍遵循萧何旧制,不予变更,日夜饮酒作乐。

曹参
汉惠帝见状,深以为忧,让曹参之子中大夫曹窋代为劝谏,结果劝谏不成,反遭曹参鞭挞。汉惠帝亲自召曹参问话,曹参问汉惠帝:“陛下自认为跟高帝相比谁更圣明?”汉惠帝答道:”我怎么敢跟先帝比!”曹参又问:“那你看我与萧何谁更贤能?”汉惠帝说:“您好像比不上萧相国。”曹参道:“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是为“萧规曹随”。曹参为相三年,谨遵萧何法度,清静自守,不打乱百姓农时,国家逐渐休养生息,呈现出清明景象。

萧规曹随
公元前193年,汉惠帝的异母兄齐悼惠王刘肥入朝,汉惠帝以宴饮招待,以悼惠王为兄,如普通百姓人家礼节,让悼惠王上座。吕雉非常生气,令人上毒酒以杀悼惠王。悼惠王不知正要饮用,汉惠帝有所觉察,也起来取酒为吕雉祝寿。吕雉见谋划不成,于是打掉毒酒。事后齐悼惠王刘肥得知,十分惊恐,让出齐地城阳郡与鲁元公主言讨得吕雉欢心。

冒顿
公元前192年春,匈奴使者带来冒顿单于向吕雉的求婚书信。吕雉大怒,召将相使者议斩匈奴使者,并发兵击匈奴。樊哙声称自愿领兵十万兵横行匈奴中。 中郎将季布则表示反对,认为汉当时国力尚未恢复,不能与匈奴再开战端。吕雉冷静下来后采纳季布建议,重新与匈奴和亲。

樊哙
公元前192年,在吕雉的要求下,立鲁元公主女张嫣为皇后,以示亲上加亲。但张嫣年仅十岁,无法成婚。而且张嫣是汉惠帝刘盈的外甥女,此婚有悖人伦,汉惠帝始终无法接受。直至亡故,都未近张皇后。吕雉得知后又自作主张,叫张皇后对外说自己已经怀孕,然后将一个宫中美人生的儿子据为己有,并立为太子,其生母却被吕后杀死了。
三、汉惠帝安陵

汉惠帝安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韩家湾乡白庙村南的高地上,为覆斗形陵冢,底部东西长170米,南北长140米;顶部东西长65米,南北长40米,封土高25米。张皇后墓冢在汉惠帝陵冢西北260米处,底部东西60米,南北50米,顶部边长20米,高12米。

安陵陵园钻探平面图
西汉帝陵一直以来有着“帝西后东”的传说,但安陵属于例外,皇后张嫣陵位于汉惠帝安陵西北。其原因在于,张皇后为吕雉之外孙女,诸吕被翦后,张皇后受到牵连,被迫居住北宫,死后不起坟丘没有按照皇后之礼予以安葬。且安陵陵园在张皇后去世时已经形成格局,帝陵以东的陪葬墓区也不能安葬皇后,因此张皇后只有埋在帝陵以西的空地才是合理的。

张皇后陵
安陵陪葬墓现存封土位于咸阳市秦都区窑店镇和韩家湾乡白庙村一带,封土大多为圆锥形,基本呈东西一线分布,鲁元公主、陈平、张苍、爰盎、杨雄等死后均陪葬安陵。其中最大的陪葬墓便是鲁元公主墓,但当地村民长期以来误认其为赵王如意墓。

鲁元公主墓
文献记载鲁元公主与其丈夫赵王张敖死后同在安陵陪葬,而赵王如意作为汉惠帝刘盈曾经的竞争对手,吕雉不可能让他厚葬。讹传为“赵王如意”可能因鲁元公主之夫张敖同被封为赵王,世人只知赵王葬于此地,逐渐讹传为“赵王如意”墓。
四、吕后专权

汉长安城
汉高祖刘邦死后,具有政治野心的太后吕雉逐渐掌握国家大权,汉惠帝刘盈个性懦弱,虽然在位期间曾减轻赋税,修筑长安城城墙,建立长安西市,并将皇宫从长乐宫迁至未央宫,基本确定了长安城的大体格局,但朝政一直把控朝政,汉惠帝在位仅7年便去世。

西汉皇帝世系图
汉惠帝刘盈太子刘恭即位后,吕雉以太后的身份公开称制临朝,行使皇帝职权,是中国太后专权第一人。吕雉凭借自己的势力,任用吕氏家族的吕台、吕产、吕禄等掌握了中央军北军、南军的军权,并违背汉高祖刘邦的白马之盟,封吕家四人为诸侯王。

刘恭
吕雉专权期间,不断打击诸侯王等潜在反对势力。吕雉杀害了汉高祖刘邦的儿子赵王刘友、梁王刘恢,燕王刘建也忧惧而死,齐王刘肥在差点被害后也忧惧而死,刘邦的八个儿子中也仅存代王刘恒与淮南王刘长,吕氏取代刘氏的阴谋已经昭然若揭。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的政策,坚持“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吕雉于是改王陵为皇帝太傅,夺了其丞相职权。之后吕雉让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审食其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专门监督管理宫中事务,吕雉常与他决断大事,吕雉的一系列做法遭到了刘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对。

王陵
少帝刘恭长大一些后,偶然听说自己的母亲已经死了,自己并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于是口出怨言:“太后怎能杀死我的母亲却把我说成是皇后的儿子呢?我现在还小,等长大成人后我就造反。”吕雉听说后非常担心,于是废了刘恭的帝位,并暗中杀掉,改立常山王刘义为皇帝,改名叫刘弘。

刘弘
公元前180年,吕雉病重,她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并且告诫他们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不要被人扼制。吕雉死后,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吕雉死后,吕氏外戚集团把握朝政,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刘氏皇族集团逐渐壮大,齐王刘襄率先发难,陈平、周勃在内响应,吕氏集团随即被诛灭。大臣将吕雉所立的少帝刘弘先废后杀,并在刘姓皇族中选择代王刘恒继承帝位,是为汉文帝。

平诸吕之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①阎崇东.西汉帝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②侯杨方.盛世.西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5.
③徐卫民主编;陕西省地方办公室编.陕西帝王陵墓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25.
④孙铁山.关于西汉安陵的新发现[J].考古与文物,2002,(04):45-46,78.
⑤张子波,王丕忠.汉安陵的勘查及其陪葬墓中的彩绘陶俑[J].考古,1981,(05):422-425,489.
⑥孙铁山,苏庆元,马明志,张俊辉.西汉安陵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2,(04):3-8.